环球热门:法硕考研终篇:厦大复试攻略
2023-06-26 15:44:31   个人图书馆-rtyzzz
​​前 言

首先祝贺大家已经顺利完成考研初试~在读这篇帖子的同学,大抵是分数不错、有望录取,但又对于复试备考无从下手的同学。回忆起去年此时的自己,搜遍全网经验贴也不过寥寥数篇,茫然无措。故写下这篇复试攻略,希望为将来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方法论引导,也是对自己考研的最后总结。今后我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法律学习、法考、法律实习求职等方面,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正 文一、对厦大复试的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是不难的。


(相关资料图)

首先,法学院复试的复录比是1:1.2,也即5/6,这意味着只要进入复试,将有极大的概率被录取。

其次,复试占比是30%,这意味着复试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的录取名单也没有变动复试名单。犹记得当时教务老师有在QQ组织一个复试工作群,用于发布复试的相关事宜。复试完之后一两天,群名就直接变成拟录取群了。复试没通过的同学,老师会私信,并告知一些有关调剂非全或者其他院校的信息。至少在形式上,这种关怀学生的精神是让人温暖的。

最后,复试过程较为轻松。法学院的老师极其和蔼可亲,问了很多同学都没有发生过有意刁难学生的情况。整个复试的过程,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聊天、探讨问题,这对于天生容易紧张的同学极其友好。曾担心过复试时间太长会让我没话讲,但最后我甚至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意犹未尽。从复试结束,我便预感到了厦大法学院的就读体验,是极其幸福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二、考察内容以及方法论

去年复试是线上进行的。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降级,不排除以后会采取线下的方式。但形式归形式,复习的宗旨基本是一致的。接下来具体分析:

(一)考生陈述

参加正式复试的一两周前,会被要求填写相关个人信息、诚信承诺书等材料并上传。在考生陈述这一栏,可以设置一些老师感兴趣的话题点,以便于在正式复试的聊天环节用得上。虽然有听说老师会针对自我陈述发问,但我当时是没有的。因此对这一项,大家稍加重视就好,不必过分花精力。

(二)自我介绍、英语口试

英语口试的占比大概在整个复试的10%。大家可以想象,整个复试占比仅为30%,而英语又只占复试的10%,可见这一项占总成绩的权重是极小的。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应该重视这一环节。因为这是在简单自我介绍后,立马会进行英语抽题。如果第一个环节表现得比较出彩,一定能给自己增加印象分。也就是说,这一项的影响力还是要大于它本身所占分数的权重的。

但考虑到英语口语的水平在短时间内极难快速提升,且除了极少数英语功底极好的同学,大家这一部分很难拉开太大的差距。因此该部分如何分配时间,需要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平衡。

方法论:1.可以联系已经通过初试的同学组队,每天在线上花30min的时间练习往年真题涉及的话题(因签过保密协议,考生不能透露经历的考题,大家可自行上网查询)。练习口语并不是为了学习高深的表达、精进英文水平,而是简单保持说英语的语感、面试的时候可以流利表达简单句就好。

2.自我介绍,中英文的都要准备,提前熟悉。虽然不一定用得上,但有备无患。

(三)专业课面试

这是面试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很难水过去的一部分(具体占比多少我也记不清了)。专业课面试采取的形式是抽一道题然后进行回答,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设计:考生抽题后,可以选择回答该题,也可以选择另抽一题。另抽题后,不得再回答初次抽到的题目。提到该规则主要是为了回应这个问题:是否需要补充拓展法考、专著论文等涉及的知识?至少我认为,在备考实操中是不必要的。超纲题也一定会有,但其比例是极低的,姑且认为是10%。那么既然存在该规则,连续两次抽到超纲题的概率那就是1%。我们是否需要为了这1%的事件投入巨大的精力?在复习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重要的复习对象,仍然是初试的科目。

方法论:1.复试前再全面背诵两遍考试分析,特别注重那些涉及重大理论的概念、大的原则。

2.关注厦大复试的真题,真题永远具有无尽的参考价值。

3.关注热点案例。热点也会揭示一些命题方向,而且如果老师有问到,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4.模拟练习回答问题。可以跟小伙伴,也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如何组织语言。非常能理解性格内向的同学不愿意模拟的心情,但必须勇敢迈出这一步。重要的问题在于训练回答逻辑,我提供一个回答思路可供大家参考:先直接给结论,直面问题。然后联系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尽量多说一些。最后再结合热点案例,或者自己的积累素材(如平时听视频课老师讲到的例子,自己读的书涉及的理论等)讲一些,最后形式上地总结一下就可以。只有通过考前多模拟,才不会在正式面试的时候陷入紧张的窘境。

5.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读一本课外书。

(四)综合面试

这一环节更多的是聊天,问的都是较为主观的问题。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自由发挥,只是需要注意不踩雷就好,例如出现和老师抬杠、抨击本科学校、反党反社会、思想不积极阳光等情况。

尾 声

央视解说贺炜在西班牙离开本届世界杯时评论道:“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却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从21年败于中大复试,到被厦大录取、就读,期间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段不那么顺利的日子里,最大的收获便是拥有一颗平常之心吧。以前我太汲汲于成功,反而却蒙受失败,当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挑战,竟意外收获了成功。

录取之后,仍然有数不尽的困难挑战等着我们,就比如我现在正在经历着兵荒马乱的期末的摧残。但是,人其实就是为了那些美好时刻而活着的,不是吗?短暂的休息后,希望大家也不要去懈怠,重蹈我的覆辙,而应一以贯之地学习,迎接你们即将到来金榜题名的时刻,不要跟我一样去错失美好。

我的考研系列经验贴也自此结束,衷心希望大家通过复试,相聚厦园,也欢迎大家到时候跟我一起在海韵操场玩飞盘!​​​​

关键词:

上一篇:正式通知!小米48亿元或被印度没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