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看!"静安联盟成立庆心理健康日"
2023-05-27 13:40:57   凯迪网

5月25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的谐音为“我爱我”,提醒学生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他人、爱社会。

为了迎接“5·25”心理健康日的到来,5月25日,静安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联盟在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举行了静安区儿童青少年多学科(MDT)心理门诊推介会。

据了解,静安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联盟由静安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静安区教育学院、静安区妇幼保健所、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区社会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静安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静安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共八家单位组成。该联盟旨在通过引入高校资源、携手区域各家单位,实现资源整合与互补,发挥公共卫生和心理健康促进的作用,建立儿少心理健康促进的工作平台。

为何会成立这一联盟?

据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哲介绍,今年5月10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学校心理健康促进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联盟的建立正是在社会心理体系建设大背景下,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服务平台。

李哲表示,在联盟正式成立之前,各成员单位已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联盟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联盟今后将充分发挥教育、民政、妇联、高校等单位优势,继续完善优化静安区儿少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深化发展心理健康相关的讲座、科普、督导就诊及咨询转介等服务,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努力促进静安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全面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蔡丹指出,针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当代青少年具有紧跟时代发展的心理特点,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临床实践中对儿少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本联盟的建立将为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提供良好的渠道。”

静安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瑾指出,当代儿童青少年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大、家庭期望高、社交困难多、适应能力差等多种压力,如何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是教育者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本联盟是静安区不断探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重要创新和实践举措,联盟将推动静安区儿童青少年对心理健康、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探索与领悟。”

现场,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玉明通过视频形式推介了中心的儿童青少年多学科(MDT)心理门诊。

MDT门诊是以多学科联合干预模式为基础开设的儿童青少年门诊,融合了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聚焦解决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门诊采用 “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地点” 的“三固定模式”和“教育学专家、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儿童青少年”的“多对一”模式对患儿及其家庭开展全病程一站式服务,提供心理测评、药物治疗、行为矫治、家庭咨询、针对性强化训练、认知训练、家庭教育指导、辩证行为团体技能训练、虚拟现实VR心理康复训练系统等全面、多样、先进、专业的诊疗策略,帮助患儿及其家庭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活动最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副主任范娟、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罗俊龙教授、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胡海萍主任3名心理卫生专家分别就 “ADHD共病情绪障碍的诊治”“‘母亲’对我的态度与我对母亲的态度”“儿少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等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来源:上海静安

关键词:

上一篇:2023年株洲第一中学中考招生计划公布
下一篇:最后一页